(文/计应162班 韩璐)
季松祺,1982年考入我院学习,当时他只是一个来自无锡的普通少年。时光匆匆,至2016年,他已整整毕业三十年了,现在他主要负责有线电视管理方面的工作。在这一次毕业三十年班级聚会上,他身为班长,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可以多多聚会。
记忆里的美好生活
季松祺回忆起在三十年前的学校只有几百个人,没有现在人那么多,当时的学校规定学生不准谈恋爱、不准留长头发、也不可以穿当时比较流行的喇叭裤,不像现在的学生那么自由。他与同龄老师之间就像一个朋友,特别跟当时的徐老师,他们打闹都可以成为一个习惯,跟比自己年龄大些的老师多的是一份尊重。他的班主任就是一位年长的老师,班主任对他很好,当他有困难的时候都会第一时间来帮助他,老师就像亲人一样亲切,他很愿意去听班主任的话。
在校期间,他参加了学生会,他是宣传部的主要负责板报的书写和画画,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他,在画画方面有一定的天赋,他也因此名声大噪,学校里有好多人认识他,他在学校非常的受欢迎。
认真工作,不负于心
刚踏入工作时,他懵懵懂懂,一切都很迷茫。他是包分配的的学生,当时他和一个同学报了一个干部培训班,有一个厂直接把他们录取了,但是那个厂比较偏僻,同学也比较不愿意去,还有的朋友被留校或者分配在机关里工作,他们都不想要这个工作,好多人都因为这件事情哭了。他也是有自己梦想的人,但是他认为自己虽然不喜欢这份工作,但是要认真把它干好,所以他不会去选择哭泣,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人生信条。
他觉得人只有到了二十八岁或者结婚之后才会形成真正的世界观,现在的他认为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。那个年代,毕业生都都不想去机关单位,但是后来大家挤破头想去,所以一切都是不可预知的。即使他的工作不符合心意,但当自己成长以后,他就告诉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也要把它干好,工作是人最基础的,你只有做好工作才能得到一定的地位,对他来说他最大的成就就是自己对得起国家、对得起单位、对得起工作、也对得起自己。
乐观心态面对生活
季松祺认为新的学生在踏入社会工作不要挑三捡四,要认真工作,不要每天发牢骚,要有平稳的心态去面对一切,最容易成功的人是那些善于言辞能力较强的人,所以新的学生要培养语言和工作能力,当有一个好的心态才有可能去迎接成功。而所谓的成功对于他的意义不在于钱多,而是穷有穷开心、富有富伤心、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所以够用就好,不管富人穷人大家都是平等的。季松祺也认为趁着年轻要抓住青春,要吃好玩好,到了老了的时候身体和时间都不会允许的。这次回来他希望还有下次的机会可以回来,他看到学校变化太大了,学校食堂的饭变得好吃多了,在食堂里吃的好饱好饱。
季松祺希望学生好好学习,认真的去对待自己的工作,努力把它做好,用一个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挑战,这样才离成功更近一步。
